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教育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系列报道(十六): “科学魔法”添童趣 实验探秘启童心
发布时间:2025-07-12   浏览次数:10

74日,肥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内传来阵阵惊叹声。教育学院“薪火传乡韵,师苑‘育’童心”志愿服务队教师徐锦瑶正带领孩子们通过趣味实验探索科学奥秘。
  
课堂伊始,激光射线在透明油瓶中形成的光路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这和阳光穿过树叶的景象一样!”教师徐锦瑶以丁达尔效应为引,巧妙揭开科学探索的序幕,随后,用“操场密度”演示和“橡皮沉浮”实验,让抽象的密度概念变得直观可感。当大小不同的橡皮先后被投入水中,均沉入水底时,教师徐锦瑶引导孩子们发现规律:“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无关,关键在于密度——密度大于水下沉,小于水则上浮。”

妙趣实验“拆”奥秘

为帮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固有属性”这一难点,课堂进入实验探究环节。孩子们在教师们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与讨论,亲身探索密度的奥秘,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喜。在“神奇彩虹雨”实验中,色素在水中缓缓落下,形成绚丽的彩虹雨。“火山爆发”实验更是将课堂推向高潮:随着泡腾片加入,烧杯中的溶液瞬间沸腾,在红、粉、橙等色彩间变幻喷涌。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这奇妙的“喷发”过程,唯恐错过任何细节,教室里惊叹声此起彼伏。

指尖实践“种”科学

“科学并非遥不可及,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徐锦瑶表示,课程通过“观察—质疑—实验—总结”的教学设计,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可感的体验。孩子们以小组形式开展实验观察和讨论,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密度是物质固有属性”的科学原理。

据悉,本次课程是教育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科技创新系列活动之一。通过沉浸式、趣味化的实验教学,不仅让城乡儿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活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接地气、有温度、启心智”的科学课程,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教育学院撰稿:徐锦瑶 一审:张弦乐 二审:符琳 三审:刘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