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三下乡”重点团队系列报道(二十二): 薪火映童心,规划绘乡韵
|
发布时间:2025-07-12 浏览次数:10 |
7月7日,教育学院“薪火传乡韵,师苑‘育’童心”社会实践服务队带着满腔热情与创意,于上派镇肥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小小社区规划师”一课。此次课程由教师冯晨书主讲,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社区生活的热爱与探索,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规划意识。 课程伊始,教师向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社区?”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是“家旁边的地方”,有的说是“大家一起玩的地方”。教师耐心引导,解释社区是一个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人群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它不仅是我们居住的空间,更是我们情感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接着,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回顾自己生活的社区所发生的变化。从破旧的瓦房到高耸的楼房,从狭窄的小巷到宽敞的道路,从匮乏的娱乐设施到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每一处变化都见证社区的成长与发展。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对社区未来的憧憬。 “你生活的社区是怎样的?有什么独特之处?”随着教师的提问,孩子们纷纷打开话匣子。有的提到社区里的商店,那里总是摆满了他们喜爱的零食和玩具;有的则分享社区里的游乐设施,每当周末来临,那里总是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通过讨论,孩子们既加深对社区功能的理解,也学会从细微处发现社区的美好与独特。 “说说你的社区会举行哪些有趣的活动?”这一问题瞬间点燃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有的提到社区运动会,大家齐心协力、奋勇拼搏;有的讲述社区里的乒乓球比赛,小小的乒乓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还有的提到太极拳、下象棋等传统文化活动,以及年轻人喜爱的滑板运动、广场舞等。教师通过展示这些活动的照片和视频,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社区活动的魅力。同时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活动给社区带来了什么?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从而让孩子们明白,社区活动不仅能增进邻里之间的友谊,还能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构建和谐社区不可或缺的一环。 “你知道社区的设施有哪些用途吗?”教师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提到保安叔叔守护社区安全的重要性;有的注意到太阳能路灯的节能环保;还有的介绍电话亭、停车棚、垃圾桶、健身器械等设施的便利之处。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直观的演示,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社区设施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作用,也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爱护这些设施,共同维护社区的美好环境。 紧接着,是让孩子们动手规划一副《我们的社区》画作。教师先向孩子们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何安排画面中的主次关系、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等。随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开始描绘他们心中的理想社区。在孩子们的画作中,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宽敞的街道和绿树成荫的公园,也有充满童趣的游乐设施、温馨和谐的邻里互动场景,每一幅画作都充满孩子们的创意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课程最后,孩子们轮流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和想法,通过相互欣赏和交流,孩子们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的创意和表达。 此次“小小社区规划师”一课让孩子们对社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激发他们对未来社区建设的兴趣和热情。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宝贵的财富。(教育学院撰稿:胡蕊菡 一审:张弦乐 二审:符琳 三审:王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