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娟
|
发布时间:2017-02-03?? 浏览次数:6550 |
陈爱娟,女,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 1983年9月—1987年7月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本科学历,历史学学士学位; 2000年9月—2002年7月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获得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结业证书。 历任职务情况:2001年7月—2010年9月,历任滁州学院经管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滁州学院党委学工部长、学生处长等。2010年9月调至合肥学院历任基础部专职教师,外语系党总支书记,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等。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 讲授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要教研科研情况: (一)发表论文 1.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04期 2.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途径与方法《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05期 3.当代中国转型时期“信仰危机”的原因探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03期 4.浅谈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04期 5.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05期 6.高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数据库方案编制初探《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03期 7.略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06期 8.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铜陵学院学报》2012年第01期 9.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发展《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02期 10.19世纪50-80年代芜湖米市米源地稻米生产能力的历史考察《安徽史学》2012年第03期 11.试论在创新中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03期 12.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08期 13.试论在创新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西江月》2012年第12期 14.领导权、偶然性逻辑与话语理论—解读拉克劳与墨菲的《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第01期 15.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重建《合肥学院学报》2013年第03期 (二)主持项目 1.2008年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后果、原因及对策研究》(2008sk357) 2.2008年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研究》(JG08128) 3.2008年滁州学院教研课题《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08jk052) 4.2012年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梯度化评估与对策研究》(AHSK11—12D265) 5.2012年省领导圈定课题《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LDQDKT12—06F) 6.2019年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委托课题《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工作研究》 7.2020年安徽雄峰实业有限公司委托课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E-mail:chenajo@hfuu.edu.cn |
初审:?? 复审:??终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