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合肥故事——我院教师获2024国际湿地城市青年论坛“优秀提案奖”
|
发布时间:2024-05-30?? 浏览次数:217 |
5月24日—26日,2024国际湿地城市青年论坛在韩国济州市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和马达加斯加等国家的11个国际湿地城市近百名青年代表,拉姆萨尔东亚区域中心和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参加此次论坛。合肥市政府派出合肥大学、合肥林业与园林局和合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三人赴韩国参会,我院教师张惠琳应邀参加圆桌讨论并作分组报告,荣获“优秀提案奖”。 合肥市代表团与主办方济州市市长姜秉杉合影 为保护全球湿地以及湿地资源,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共同签署了《球探足球比分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湿地公约》确定的国际重要湿地,是在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湖沼学或水文学方面具有独特的国际意义的湿地。2022年11月,在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合肥市被正式授牌“国际湿地城市”,成为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这是合肥首次获此国际殊荣,也是合肥多年来践行生态环保理念的生动体现。此次湿地城市青年论坛,旨在团结各国湿地城市青年力量,不断推动全球湿地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际湿地城市”之一,合肥市组团参加2024湿地城市青年论坛并在会上发言,一方面充分了展示合肥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提升合肥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合肥市学习借鉴其他湿地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更好推动生态环保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市湿地保护水平。我院教师张惠琳在论坛期间与来自世界各国湿地城市的与会者共同参加各项活动,包括分享湿地保护案例、参加圆桌论坛、拟定湿地城市青年宣言、参与湿地恢复活动等,通过经验分享、小组讨论、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学习各国湿地综合治理、湿地恢复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展示我市青年在生态环保方面的负责态度和良好形象。 张惠琳作小组汇报 圆桌论坛从教育、文化、市民、政策和技术五个领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共同拟草了“倡导湿地可持续发展青年宣言”。张惠琳老师作为“政策”组代表进行小组汇报,内容包括制定政策推进湿地保护相关软件和技术的开发,加强湿地城市高校之间联系,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认知和践行的具体方法等。报告内容详实、逻辑清晰,获得了与会嘉宾一致好评。拉姆萨尔东亚区域中心主任徐承镐等4名专家一致决定授予“优秀提案奖”,济州市长姜秉杉为张惠琳授奖。 “优秀提案奖”证书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长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新时代青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今后,我院将一如既往地在讲好生态环保、巢湖治理等合肥故事上下功夫,加强合肥市青年与全球其他城市青年的交流合作,展示我市青年在生态环保方面的负责态度和良好形象,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人的智慧。(撰稿:张惠琳 初审:张惠琳 复审:姜波 终审:苏冰) |
初审:?? 复审:??终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