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16年环境工程硕士点试点验收工作,进一步落实2014级研究生实践环节,7月15日,我校于行政楼九楼东会议室召开了研究生校内外导师研讨会。校长张文兵、副校长刘建中出席会议,2014级研究生校内外导师与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研究生处等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与会。参会人员就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项目学习和实践环节、具体的指导与培养经验以及硕士点评估验收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与交流。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教授为导师们作专题报告。会议由刘建中主持。
张文兵首先对校内外导师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特别是对校外导师们的无私奉献表示崇高的敬意。他强调,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召开此次会议意义重大。我校自2011年获批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已有五年时间,明年将迎来试点验收评估。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对中期检查后研究生工作的总结,也是布置迎接验收评估的准备工作,希望校内外导师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协作,注意积累和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有关材料,逐步凝练和形成我校研究生培养特色,确保顺利通过试点工作验收。
古继宝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尤其是专业硕士培养情况,同时也详细地介绍了硕士点评估工作的要求和经验,并对我校专业硕士培养特色给予了高度认可。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主任俞志敏进一步解读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硕士“1+0.5+1”的三段培养模式,重点介绍了通过专业认知实习、岗位认知实习、项目学习、短期游学及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将实践教学贯穿全程的实践教学特色,并要求校内外导师精诚合作,把好实践教学关,提前筹划2014级学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校外导师韩蔚(安徽合大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张勇(安徽省农科院)和校内导师金杰、吴缨、吴克等分别交流了各自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尤其强调让学生联系企业行业实际,做到“真题真做”。随后导师们就毕业论文选题、就业和迎接评估验收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研究生处处长伍德勤再次对导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请导师们在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注重成果的发表和积累,以及加强研究生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会后,部分校内外导师就共同培养的学生进行了分组交流。
(研究生处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学生记者 严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