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由合肥大学科研处、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主办,合肥大学科协、合肥大学社科联协办的南艳湖大讲堂学术报告在一期5栋二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报告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范子烨教授主讲,题为“艺境与道境:陶渊明的音乐生活和诗歌世界”。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丁增武、副院长查金萍、副院长殷明明等40余名师生参加。
范子烨教授首先以陶渊明诗歌中的音乐意象为切入点,讲座通过解析陶诗中的“琴书消忧”“无弦琴”等核心意象,结合魏晋社会文化语境系统剖析陶渊明诗歌创作与音乐艺术的共生关系。接着,范子烨教授从音乐意象的文本细读延展至艺术实践维度,着重论证音乐对陶渊明日常生活的多维渗透。并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考证辨析,有力驳斥了前人“陶公不通音律”的片面观点,呈现了陶渊明作为音乐实践者与理论建构者的双重身份。该研究突破文学与音乐的学科界限,以跨艺术视角重新激活经典文本,引发在场师生热烈反响。
在互动环节,部分师生就“陶渊明的音乐观与同时代其他文人有何异同” “数字时代如何重构古典艺术语境”等问题向范子烨教授请教,范子烨教授逐一进行了解答。
最后,查金萍副院长对此次报告进行了总结:她衷心感谢范子烨教授的精彩分享,并指出此次报告不仅深化了老师和同学们对陶渊明艺术精神的理解,更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整场报告,范子烨教授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之声的欣赏、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语言精炼,内容丰富,为我院师生在文化传播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撰稿:杜旭 吕园园 初审:龚润枝 复审:查金萍 终审:丁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