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15:20,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石板冲初级中学接续开展《观沧海》进阶版沉浸式吟诵教学。作为系列课程的第二课,本次教学以“深化情感共鸣、强化韵律表达”为核心,带领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古典诗词的韵味与魅力,让千年诗韵在琅琅吟诵中焕发新生。
课堂伊始,教学组成员通过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迅速唤醒学生对《观沧海》的记忆。随后,成员以“曹操心境的层层递进”为线索,深入剖析诗歌中从“东临碣石”的豪迈开篇,到“星汉灿烂”的宏大想象,引导学生细致体会诗人从观景到抒怀的情感脉络。为增强代入感,团队特别播放海浪奔涌与古筝合奏的融合音频,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在视听交融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在吟诵技巧提升环节,教学组采用“分层指导+情景模拟”的创新模式。一方面,针对学生此前掌握的基础节奏,成员们进一步细化字音的长短变化,例如强调“沧——海”拖长音的苍茫感,“日月”短促音的利落感;当学生们吟诵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时,教学组指导他们配合手臂大幅度展开的动作,将诗歌的磅礴气势具象化,不少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逐渐突破原有局限,吟诵中多了几分气吞山河的豪情。
此次《观沧海》进阶吟诵教学,是团队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从入门到深耕”的重要实践。通过分层递进的教学设计,既夯实了学生的吟诵基础,又深化了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感知与文化认同。团队成员将持续为乡村教育注入文化活力,助力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厚植精神根基。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撰稿:叶子轩初审:祝佳敏复审:窦思佳终审:张爱萍)